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在路上的时候,陈晚月就从陈丽华嘴里摸清了这个集市的来龙去脉。

在胜林,赶集的传统由来已久,不过到了“大跃/进”期间一度停止赶街,后来在国家“开放农村集市贸易,活跃城乡物资交流”的政策引导下,胜林赶集的传统又逐渐兴起,可持续了不到一年,随后运动期间又被停止了,是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在国家领导人重申农村经济政策的前提下,公社里才又开放了集市。

不过因为运动的缘故,割“资本主义尾巴”,取消社员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的现象在胜林公社还普遍存在,集市上买卖的产品除了原来国营店里的,别的都来自于各个生产队。

难怪她母女不知道这个集市,观杨村太偏僻了,一年到头来公社的人没几个,而她们母女足不出户,当然不知道这外面世界的变化。

还没到公社,远远就听到人声鼎沸,等到了集上,就看到大街上人头攒动,嘈杂的人声汇聚成巨大的喧嚣在空气中飘扬,而四面八方的路上还在有人络绎不绝地往集市聚拢。

挤进人群前,陈丽华一只手挎着个篮子,一只手护着温含玉,大声地说:“现在年底了,所以来赶集的人比平常多,平常没这么多人的。”又回头大叫,“顾安宁,跟着你小月姐,别走散了。”

顾富贵还没跟新名字熟悉,迷茫了很久才醒悟过来他妈在交代他,立刻应答:“知道了,我抓着小月姐的衣服呢。”

陈晚月身上挂了三个人形挂件:左手一个陈晚星,右手一个刘六斤,而顾安宁在后面紧紧抓着她的衣服。

温含玉也回头喊:“小月,我们先去供销社。”

陈晚月大声应着:“好。”带着三个孩子穿过人群跟上。

冬日时节,天空湛蓝,温煦的阳光下,大街两侧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有农具,农副产品,零嘴还有各种过年的产品,数都数不清。活络些的生产队还支起了铁锅摆起了小摊卖炖肉,浓烈的肉香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忍不住狠狠地咽口水。

来来往往的人个个精瘦,皮肤黝黑,而且大家的衣服颜色都很单一,目光所及都是一溜的黑灰蓝。几乎没有人闲着,忙叫卖,忙砍价,忙互相打招呼,更多的是三五成群攒在一起,头对着头说话。

也不奇怪,来赶集的人里有很大一部分并非为了交换或买卖物品,只是利用这个特殊的时间和地点去会友聚亲,听点奇闻逸事,看点稀奇古怪,然后心满意足地各自返家,把这些经历当作日后侃大山的素材,当地人称这为“赶闲街”。

终于到了供销社,可是供销社里面人挤得水泄不通,门口进出的人川流不息。

“妈,小黎给我抱,我们几个在旁边小巷子等你和婶儿。”陈晚月说。

温含玉看了眼拥挤不堪的人群同意了,把背巾解下来绑在陈晚月身上,提着篮子交待几个孩子:“就在旁边巷子里等,不能乱跑。我等下给你们带糖果。”

除了刘六斤别的小的都乐开了花,刘六斤的爹娘前两年出事故没了,家里只有个奶奶,他平常跟富贵要好,今天是跟着陈丽华一起来的,听到这话他舔了舔嘴唇,低着头小声问:“晚星妈妈,我……我也有吗?”

“当然有了。”温含玉揉了揉他的头,“小六斤,你以后也来阿姨家跟着晚星一起做功课吧。”

刘六斤立刻扑上来抱住温含玉,激动地喊:“阿姨,我一定会听话的。”

陈晚月抿嘴笑了笑。刚才陈丽华一路上说了好多刘六斤家的事,听得她和她妈都流眼泪了,看她妈这意思是以后要帮助可怜的刘六斤了,那她可要多赚些钱才是,可是她的茶树还要明年十月左右才能采,而且刚开始量也少,这一两年该怎么办呢?

孩子们很能找乐子,退到旁边安静的巷子,刘六斤立刻从口袋里摸出几个小石子,三个就蹲在地上头碰头地玩起了捡石子游戏。

而陈晚月抱着弟弟靠着巷子的土墙继续想着如何快速赚到钱,正烦恼间,她忽然脑子一亮,想起前世她爷爷跟她说过的一件事。

她爷爷曾经说过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私人公开买卖粮食是一种违法犯罪的事情,根本没有粮食自由市场。但是总有人为了换一点零用钱,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挤出那么一点粮食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来卖,而有些人按粮本供应的粮食或者生产队里分的粮食不够吃就想着去买一些补充,于是黑市应孕而生,交易的东西最早是粮食,而后扩展到了各式各样的东西,吃的,喝的,用的,票据甚至是黄金!

这种黑市不仅城市里有,公社里也有。

而她原本想的就是自己的茶树可以采摘之后就制成茶叶放到黑市上卖,那……说不定她也可以从黑市里买到茶青然后制成茶叶。


页面连接:http://www.zszwz.com/news_0_x67ju/jz10x6zi7.html

棉花糖小说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福书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