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山环水绕,天光云影,柳湘莲同娇妻美妾悠然乐哉的吃喝说笑,好不畅快。

与此同时,荣府车队仍在往香山来的路上蜗行牛步,施施而行。

眼睁睁瞧着日头儿往南走,都快晌午了还没到,湘云终于忍不住,面色不渝的埋怨道:“都怪宝玉!好端端的非要闹腾着同来,不然咱们早到了!”

黛玉心下也焦急,却不外露丝毫,俏笑道:“先前我便说你该随柳家车队走,你不走又怪谁?可没人拦着你!”

湘云瞪她一眼,咬牙恨道:“要是早知这么晚都到不了,拼着挨骂我也追上去!”

宝钗笑着插口:“云儿别急,你听,外面好像在说快到了。”

“啊?”湘云一怔,凝神倾耳细听,外面确有几分喧哗,忙去拨开车窗帘子往外一瞧,便有漫山遍野的霞光充塞眼帘,红灿灿一片,如火如荼,好生美丽,喜的她大笑大呼:“到啦!终于到啦!”

说话间,荣府队伍已行至山脚附近。

柳湘莲派了两个护卫在路上等候,远远的望见荣府旗帜,确认了来者身份,一人立刻翻身上马,快马加鞭回营禀告,另一人则迎了上去,送上一份便条给贾琏。内容是希望同荣府众人在山门前汇合,如果荣府的人先到,就请她们稍待片刻。

稍后又有北静王府的管事前来接洽,说北静郡王和太妃、王妃已入香山寺,敬待史老太君大驾。

贾琏客气谢过,命人发赏,打发走了来人。心里嗤笑柳二郎糊涂——山门处人来人往,让女眷在那儿等人,不是脑袋夹了就是油蒙了心!

而听了贾琏报说,贾母根本不在意柳二郎提议不妥,反而叹道:“为了照顾姐妹们,他原说不进寺只在山下游玩,这会子又要进寺拜佛,可见到底有几分孝心。”

“啊?”贾琏一怔,不知怎么就扯到有没有孝心上了,但凡知点儿礼数,谁不得过来侍奉长辈!他也不多说,笑容可掬道:“老祖宗厚待二郎,二郎知恩图报,自然也是极孝顺老祖宗的。”

……

柳湘莲和诸女酒足饭饱,盥洗过后,在湖边儿上摆了一溜儿藤椅,各自安坐,饮茶休憩。

得知荣府队伍将至,他登时起身,伸了伸懒腰,大声招呼左右:“老太太来了,走!咱们消食儿去!”

听他又将拜佛说成“消食儿”,诸女或莞尔,或娇嗔,也忙起身入帐梳妆。

留下些人手看护营地,并吩咐厨娘再整菜肴,柳湘莲带着女眷出发了。小舅子秦钟则被光荣的任命为“大营留守”——好姐夫柳湘莲一直避免他同宝玉接触,免得二人又惺惺相惜乱搞一气。

在附近巡逻的王府护卫已知柳湘莲身份,并不阻拦。此前出言无状的几人望见他们来了,先一步远远避开,不碰面以免尴尬。

没过多久,柳家众人行至山门前,便见到一座三间四柱的冲天牌楼,正面匾额为“香云”,背面则为“入座”,雄壮巍峨,色彩鲜亮。两侧各有一株两人才能怀抱的古松,遒劲挺拔,枝叶繁茂。

山门前空地上密密麻麻的停了乌泱泱的车马,人声喧嚣,都是荣府小厮仆役之类。他们没资格入内,正被僧人指引着在山门之外安顿,荣府女眷已经下了车轿进去了。

柳湘莲这时便知先前自己想岔了,此处不宜女眷等候,于是径往里走。一直走到专门迎客的外院,才见到荣府众人。她们也没到多久,还不足一盏茶功夫,正饮茶歇气儿呢。

贾母正坐在竹椅上喝茶,见二郎携诸女来请安,茶也不喝了,脸上一副大松了口气的表情,疾声催道:“待会儿上过香,你赶紧带了你妹妹们玩去!跟着我老婆子都老大的不高兴呢!”

贾母身后的众姐妹听了这话都很不好意思,又不好当众出言反驳,面上更添一抹羞色。

柳湘莲望去一瞧,湘云虽灿然笑着,眼圈却红肿;黛玉直接给他甩了冷脸,扭过头不搭理;迎春、探春倒是态度如故,并无异色。宝钗还是老样子,客气中带着淡漠疏离。

贾母心情不佳,凤姐刚想说几句暖场的话,尚未来得及开口,便见柳湘莲神色陡变,面容肃穆,如闻军令似的朝老太太躬身抱拳行礼,杀伐凌厉道:“启禀老祖!孙儿已在山下安营扎寨,如今万事俱备,只欠妹妹!”

众姐妹一听这话,不禁都笑了,或莞尔微笑,或哈哈大笑,就连故意装冷脸的黛玉也俏笑着扭头,躲避柳湘莲探询的目光。

“别光顾着耍贫嘴!她们今儿若不开心,仔细你的皮!”贾母也笑骂一句。

因见惜春眼巴巴的望着他,可怜兮兮的却不开口,柳湘莲会意,径自走过去从奶妈手中强行接过,举起来架到肩膀上,正好骑着脖子。

惜春从没得过这等优渥待遇,坐的高高的,看众人都像是看矮子,晃来晃去如似飘在云端,嘻嘻哈哈拍手欢笑。因俩手都松了,一时不备,身子猛的向一侧倒去,唬的她小脸煞白,紧紧抓住柳湘莲的发冠不肯松手,差点儿硬生生薅下来,弄的柳二郎好不狼狈!

众姐妹看的有趣,纷纷笑着打趣:“哟,惜春会骑大马啦!快点儿让马儿跑起来!”

惜春明白姐姐们说的“大马”便是柳哥哥,更加乐不可支,笑得张不开眼,合不拢嘴。

眼见柳湘莲行事肆意,带累得一众姐妹毫无国公府小姐的礼仪气象,贾母又气又无奈,指他嗔骂道:“你就宠吧惯吧!越发没个体统了!”

说完扭头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吩咐赶紧登山进寺。

寺院的知客僧远远的侯在一旁,垂首不敢多看荣府女眷,听了女婢过来传话,忙在前引路。

这时贾母仍坐在竹椅上,原来这是二人抬的小轿,四个婆子两两一组轮流着抬。

宝玉因“病着”原本也备了一个,他不好意思姐妹们都没有独他自己享用,坚持不肯坐。

凤姐李纨和众丫鬟婆子围随贾母先行,王夫人和薛姨妈次之,柳湘莲一家又次之。

香山寺依山而建,殿宇楼阁高低错落。最高处的香炉峰海拔五百余米,其上建有观景亭,别说观赏山景,京都也可望见。但并非此行目标,既为拜佛而来,自是去天王殿。

这一路上俱是青石台阶,众人拾级而上,入眼皆苍松翠柏,郁郁葱葱。

清风徐来,簌簌声响,鸟鸣清脆,如似天籁。虽在人间,迥非尘境矣。

黛玉赏玩不已,心情愉悦,一时感慨道:“怪不得前明的嘉靖老仙儿曾道‘西来诸山,独此山有翠色’,这可真是处处皆翠!”

山色秀美,清幽宁静,宝钗也觉畅怀,笑说道:“香山古松众多,很有些久负盛名的。其一当属‘护驾松’,其二当属‘明珠松’。其他的虽也不乏神异,终难同此二者比肩。”

众人听了有的点头表示赞同,有的目露茫然,不知说的是什么。

凤姐不读书,自然属于后者,偏她丝毫不以见识不足而羞愧,更不屑于不懂装懂的掩饰,便问道:“这又是什么典故?‘明珠松’好理解,定是那树上缀满了明灿灿的宝珠。那松树能‘护驾’,莫非成了精不成?”

一语未了,众人已笑起来,只是都不敢高声,独湘云陪着贾母哈哈大笑。

贾母对薛姨妈笑道:“凤丫头懂的不多却又最爱说,可不是又闹笑话了?”

薛姨妈也笑说:“这便是吃了不读书的亏。”

凤姐柳眉扬起,半点不心虚的反问:“怎的?我哪儿说错了?”

宝钗面上带笑,耐心讲解:“‘明珠松’非是你所想的树上缀满宝珠,而是此松树冠硕大且圆,如盘如盖,每逢月圆之夜,一轮皎洁明月镶嵌翠色松冠之中,美轮美奂,时人谓之‘松顶明珠’,乃是一景,此松因此简称‘明珠松’。”

众人夸赞宝钗不尽,宝玉更是神色钦佩的赞道:“宝姐姐真是通今博古,色色清楚,没你不知的!”

黛玉却微不可察的轻哼一声。早前她便同宝钗多有芥蒂,至今尚未消解,不久前又亲耳听到她撺掇湘云算计柳湘莲,心下更添不满,此时不愿其独出风头于众人之上。于是接口道:“‘护驾松’也不是松树成了精,而是说那位金章宗一日入寺游玩,不小心被山石绊了一跤,亏得及时扶住身旁一株松树才没摔个狗啃泥。因此御笔一挥,御封那树为‘护驾松’!”

“竟是如此?”凤姐感叹道:“这松也是运道儿来了,好端端自己长着,什么也没做,不过被人摸了一把,尊号便从天而降。真是天下奇闻!”

黛玉说完后脸上隐有得意之态,宝钗瞧在眼里,料想她是故意抢答以扫自己面子,为的自然是那位“柳哥哥”。莫明的就起了争胜之心,偏不想她遂心如意,于是接着凤姐的话头笑道:“这算什么奇闻!不过是个尊称罢了,还有松树得了封爵呢!”

“封爵?”凤姐一双凤眸大睁,倒不是作伪,她最关注的除了搂银子就是荣府爵位继承之事,忙问道:“松树如何能封爵?难道还能杀敌立功不成!”

眼见宝钗又显摆她所知广博,黛玉更看不过去,想也不想便抢答道:“凤姐姐又猜错了!话说当年祖龙秦始皇登泰山封禅,忽遇大雨,山洪爆发,险些就要将他冲走。幸好附近有一株大松树,他便双膝跪地,抱树祈祷,结果很快雨收云散。秦始皇于是敕封那株松树为‘五大夫松’!”


页面连接:http://www.zszwz.com/news_0_u64ij/p7764zju.html

棉花糖小说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啃书网洋葱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